浙江理工大学2025年诚聘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
一、项目定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以下信息根据往届情况整理,如有变动,以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申报指南为准。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提供年薪不低于80万元,安家费不低于300万元,科研经费不低于400万元,最高为800万元(含国家补助100-300万元)。
职称岗位:入选者直接聘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提供博士后、博士、硕士招生指标。
团队组建:支持自主组建团队,拥有人才引进推荐权。
空间保障:给予一定面积的科研用房。
子女教育: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家属安置:协助解决配偶工作问题。
人才住房:提供人才过渡房(须符合申请条件)或租房补贴。
过渡政策:鼓励符合申报条件且有意向入职我校人员来校实地访问交流,符合相关要求者,我校将根据实际在华时间提供每月1-2万元生活补助(如有随行家属将视情提高)。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若愿意入职我校,学校将结合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具体科研业绩及潜力,聘至特聘教授岗位,提供年薪不少于40万元,安家费不低于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60万元,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人才计划。
四、项目申报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优青(海外)申报+姓名”,与我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指导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
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五、学校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入选浙江省“196”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进入“三校区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下设19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8971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9349人。
学校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拥有省登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8个;化学学科位居ESI学科全球排名前2‰,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9个,其中“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8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9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8个、通过住建部认证专业2个、通过新文科认证专业2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校教职工272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30人,副高职称710人。拥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20人;国家级人才39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2人。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另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力。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平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学校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2019年至今获得省部级奖励260余项。学校建立地方研究院19家,结合34个技术转移分支机构逐步形成了基本覆盖全省,并辐射省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马兰戈尼学院(法国)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毛里求斯大学、苏里南大学共建2所孔子学院,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
有着127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践行“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弘扬“求是笃实”的优良校风,在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勇担新使命,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六、联系方式
待遇咨询:浙江理工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钱老师
联系电话:0571-86843651
电子邮箱:rsc@zstu.edu.cn
项目申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处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571-86843695
电子邮箱:1124589352@qq.com
各单位联系方式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浙江理工大学,期待您的加盟!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R92s43vBAeTH_ApN5WjoAg